喜报 | 热烈祝贺我院神经外科跻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热烈祝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跻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目的是帮扶建立“世界先进,国家一流”的临床重点专科。此次入选,充分展现科室近年来在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雄厚实力!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现已成为同时拥有骨科、神经外科两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真正实现“脑强骨头硬”。未来我们将在新起点、新征程,继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不懈努力!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简介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前身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忠诚院士1986年创建的“深圳市神经内外科疾病诊疗中心”。1991年又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周良辅院士专家团队合作共建三年,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科室新近被遴选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拥有中国医师协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广东省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创新平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单位、深圳市神经外科重点实验室。 神经外科有脑血管病区、神经肿瘤病区、功能神经病区、神经重症监护室及创伤病区、胶质瘤病房共5个病区单元,12个成熟亚专科。年门诊量达1.5万人次,年手术量2800余台次。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2021年获得国自然项目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2篇,其中SCI论文96篇,影响因子累积达228.61分。发表专家共识13篇,出版专著10余部,科研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科室招收硕士研究生77人,已毕业42人,已指导毕业博士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10名。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广东省第四届医院品管圈大赛中勇获佳绩
2021年10月30日-31日,广东省第四届医院品管圈大赛在广州举行。此次比赛涵盖了全省16个市70多家二级以上的医院,共170个参赛圈组,范围广,层次高。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派出三个圈组参赛,其中,口腔颌面外科“同心﹒爱圈”获得三级医院综合专场二等奖,儿科“童心圈”获得课题研究型专场三等奖,烧伤整形科“温馨圈”获得三级医院护理专场优秀奖。 品管圈活动是运用PDCA管理循环过程、QC七大手法、价值流程图分析等方法,经过层层剖析,找出问题要因,进行深入改善,最终达到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持续提升的目标。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在品管圈开题和结题汇报时,对全院38个科室的品管圈活动进行点评指导,为此次比赛获得好成绩打下了基础。 口腔颌面外科:缩短口腔全麻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 为了有效预防长时间禁饮食给患者带来的各种躯体不适及并发症,使其能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手术,口腔颌面外科选择了缩短全麻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作为质量改进重点。口腔颌面外科通过查阅文献论证缩短全麻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通过现状调查找出影响患者禁食禁饮时间延长的因素,确定了“未准确计算患者禁食禁饮时间”作为改善重点。通过建立病房、麻醉科、手术室多学科联合机制,准确预估手术时长,完善饮食宣传流程等方法,口腔全麻患者术前禁食时间从14.6小时下降至6.7小时,禁饮时间从12.4小时下降至3.6小时。 儿科: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构建儿科病房的人性化照护模式 为了有效降低患儿对医院的恐惧,提高家长对医院的信任,促进患儿配合,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的号召,儿科应用Swanson关怀理论,通过组建人性化照护团队、打造整洁温馨便利的儿科病房、加强宣教、制定人性化照护制度等措施,使得儿科患者及家属对护士人文关怀的满意度从85%上升至94%,对病区环境满意度从70%上升至91%,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从90%上升至97%。 烧伤整形科:降低住院患者血标本不合格率 为了降低因血标本不合格导致的重复采血,检验结果等待时间长、医疗成本上升等问题,烧伤整形科结合科室特点,选取了降低血标本不合格作为质量改进的重点。烧伤整形科通过对2020年8月-10月不合格血标本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原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进一步规范采血操作,规范送检过程等,最终使得烧伤整形科的血标本不合格率从2.76%下降至0.65%。 我院将继续以品管圈活动为抓手,运用多种质量管理工具,重内涵建设抓细节管理,以提升医疗质量为目的,以满足患者需求为指引,实现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为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为建设国际化医疗中心,为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发展、新作为”的华美篇章!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质控部、护理部 2021年11月2日
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省级中心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授牌成立
2021年10月25日上午,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并负责管理的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Diabet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DPCC)项目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举行省级中心授牌仪式。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薛耀明教授及深圳市卫健委体改和基层处黄茵副处长等应邀参与了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臻博士对DPCC进行了详细介绍。依据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糖尿病等慢病综合防控管理要求,在国家医改“战略迁移,重心下降”的战略方针引领和基层糖尿病等慢病管理模式优化完善需求下,DPCC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是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管理,联合各省级中心、市/县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共同构建糖尿病防控体系,旨在依托信息网络平台,实现覆盖糖尿病 “全人群、全因素、全生命周期”的区域糖尿病标准化防控,进一步提高全国县域内糖尿病知晓率、控制率和达标率。 (王臻博士介绍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 授牌仪式上,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薛耀明教授在致辞中肯定了阎德文教授近几年来在深圳市医防融合糖尿病分级诊疗事业上所做出的贡献,并表示DPCC落户广东深圳必将为推动广东省糖尿病防控事业的发展增加一份力量。 (深圳市卫健委体改和基层处黄茵副处长致辞) 深圳市卫健委体改和基层处黄茵副处长致辞表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广东省高水平建设单位,是深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依托建设单位,由阎德文主任所领导的内分泌代谢病学科是深圳市政府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依托科室。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智广教授内分泌团队多年学术帮扶与指导下,学科建设取得巨大进步,目前已成长为深圳市内分泌与代谢病领域的领军学科团队。除牵头深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建设和医防融合代谢性疾病项目外,同时承担了深圳市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智广教授将DPCC省级中心落户深圳,是对深圳的厚爱。随着DPCC项目在深圳的开展,必将对深圳医防融合代谢性疾病和糖尿病标准化防治事业起到国家级引领与推动作用! (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薛耀明教授致辞)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智广教授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聂国辉院长授牌)
院长暖心沟通提升客服工作 信息化为高水平医院发展赋能
国庆假期刚过,聂国辉院长来到客服中心办公室,与门办赵中江主任及客服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来了一次亲切的面对面沟通交流会。 聂院长首先对客服办公室的工作环境、设施及安全装备表示关心,逐一问询,聂院长的细心与贴心让客服人员心里倍感温暖! 同时,聂院长对客服人员近年来开展的满意度、投诉信访、预约及信息化建设等门诊服务工作成效及努力付出表示肯定,并对客服中心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及要求。在满意度方面,应畅通多渠道满意度反馈途径,建章立制、高位推动,针对患者提出我院的常见问题,与相关科室沟通,并可利用信息化手段促成改进,以尊重患者就医获得感为基础,改善服务短板,从源头上减少信访投诉问题的发生;进一步优化投诉信访处理流程,健全运行机制,落实督导制度,包案到人、层层压实责任,应用PDCA对投诉信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建立年度信访投诉台账,归类整理,对常出现的投诉问题予多渠道公示,整个处理过程有迹可循,以市民“雪亮的眼睛”有力推进问题解决,推进督促整改、诫勉提醒。我们应该将新思想、新理念贯穿信访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信访工作实效。满意度是投诉信访的前移关口,投诉信访是医院管理优化的重要抓手,定期分析问题,探究根源,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化解措施,补齐短板,不断促进我院医疗及服务水平提升。 谈话中,聂院长反复强调医院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我院一直在寻求管理、医疗、服务上的三大突破,如何突破?智慧医院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高水平医院未来一定是由智慧医疗、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组成的,信息化赋能在医院全方位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聂院长一直对我院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他指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支撑,用信息化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推动医院由固化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信息化智慧医院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模式,减少医院资源消耗,提高医院运营效益,实现从信息化到数据化、从规模到价值的变革。客服中心需与信息科共同携手,以患者满意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完善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构建医院患者满意度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综合管理体系,打造二院智慧化人文健康服务特色品牌。 最后聂院长指出,医院的口碑离不开患者的认可,客服中心是体现医院服务能力的“窗口”,医院将大力支持客服工作,在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患者满意为标准”的管理理念基础上,改善就医环境、就医流程、医疗服务等工作,与信息化融合,科技赋能、多维度推动、多措施齐头并举,实事求是开展持续改进,心贴心、实打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从而不断增强群众就医的获得感,提升医院管理能力和医疗水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际应用,为高水平医院发展赋能! 客服中心成立于2016年8月,目的是在门诊原有便民中心的基础上,优化服务、拓展性能,主要负责信访、投诉、满意度、预约管理、停改诊、咨询、便民服务、战友优抚服务、门诊MDT、信息化建设、随访、双向转诊等工作,是医院的综合管理服务部门。客服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秉承敬业、爱院、团结、奉献的二院精神,努力营造尊重、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坚持用心服务,拓展服务深度、延伸服务广度、传递服务温度,打造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优质服务体系,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患者、本院员工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温馨的一站式人文综合服务。
进门诊新规定,在家提前填写快人一步!
根据《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哨点监测工作专班关于启用预检分诊健康申报卡和电子陪护证的通知》,自2021年10月20日起,我院正式启用健康申报卡,所有进入门诊的人(包括患者及陪同人员)均需实行“四必查一询问”,即需检查体温、口罩佩戴情况、粤康码和健康申报卡,询问新冠肺炎相关表现。 “健康申报卡”申领指引 一、两种途径扫描申领 途径1:线上申领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院公众号 点击“就诊服务”→“健康申报卡”或点击“全部服务”→“门诊服务”“健康申报卡” 途径2:现场申领 进门诊前,现场微信扫一扫“健康申报卡”二维码 温馨提示: 1. 为了节约您的就诊时间,避免就医现场拥挤,请尽量提前在家申报(申报当日有效); 2. 如无提前申报的患者,也可在进入门诊前,在门诊入口处现场扫码申报。 二、填写健康申报卡 患者本人填写 陪同人员填写 三、亮码: 进入门诊的患者及陪同人员、陪护人员请向预检分诊出示健康申报卡、粤康码。 健康申报卡 粤康码 1. 健康申报卡为动态图,截图无效;2. 如果未能显示健康申报卡,可直接现场扫码或点击我院公众号→健康申报卡找出。 四、 特殊情况 1. 绿框为正常状态,患者及陪同人员可进入门诊就诊,接诊医生再次核实流行病学史、旅居史等无异常后正常诊治;2. 红框并显示“特别关注”为异常状态 ,异常状态的患者或陪同人员需由预检分诊人员核实后,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正常状态 异常状态 陪同老人或小孩看病:填写本人信息→选择身份为陪人,按要求填写问卷即可。同行者可支持填写多个就诊人或陪同人员。 2. 无法自行填写:可由亲友代填写,填写代申报人的基本信息,身份选择“代申报”,按要求填写申报信息。二院就医小诀窍就诊当天要申报在家提前先填好进门先要扫一扫出示比人快几秒就医安全要做好快转给有需要的小伙伴吧~
【科技助力 5G赋能】深圳市二院荣获“绽放杯”5G应用大赛全国二等奖,晋级全国总决赛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医疗健康专题赛全国决赛在广州隆重举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与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华为、深圳大学、深圳迈瑞、深圳易尚展示联合参赛的“5G+医防融合医疗体系”项目,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在全国医疗健康赛道681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以全国第七的总成绩,荣获医疗健康专题赛全国决赛二等奖(排位第一),居广东省医疗机构首位。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杨雷副院长(左四)领衔出赛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互联网医疗办公室主任林健泽(中)带队进行答辩 敢于担当,科技助力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深圳区域内的重点医疗机构,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智慧化研究型医院,承接了深圳市百万级群体的脊柱侧弯、脑卒中市级重点医防融合工作。由于医防融合工作需要面向全市150万青少年、50万脑卒中高危人群提供筛、防、治、养全流程服务,服务群体大、覆盖广、工作任务重。 深圳二院通过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深圳市医疗创新优势,发挥国家“双区驱动”效应,致力于打造5G智慧医院,借助5G融合AI、大数据、MR/AR等新兴技术,实现优势医疗资源的高效配置。将医院的优势特色学科资源、能力外延至社康中心、学校、急救车和家庭,打造了5G+医防融合全流程闭环服务体系,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实现满足人民群众便捷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勇于创新,5G赋能 本项目具有三大核心场景,5G光学三维人体背部AI测量系统、5G移动卒中单元和5G全维云门诊。通过5G赋能,打造了5G+医防融合全流程闭环智慧服务体系。 5G光学三维人体背部AI测量系统,是国内首创的光学人体背部测量设备,可将每个青少年单人筛查的大数据量的光学云纹图,通过5G专网,回传至部署在5G边缘云MEC的脊柱AI计算系统,实现分钟级的运算结果输出,提高了筛查效率,为百万级的脊柱筛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5G移动卒中单元实现卒中发病患者上车即入院。移动卒中单元通过5G网络的数据传输,结合移动CT、4K高清MDT系统、AR眼镜,将CT检查、专家MDT会诊和溶栓处理前置到移动卒中单元中。在患者运送至医院的途中,即可同步进行检查、会诊和治疗操作,提高卒中溶栓救治率。 5G全维云门诊利用5G专网,结合远程控制4K影像、5G心肺听诊仪、5G喉腔镜、5G耳腔镜、MR/VR等新技术,双向数据同步,极致还原线下诊疗体验,多维度提升医生与患者的远程门诊体验感,建立远程医疗新标杆,改变医疗模式,创新业务场景,助推远程诊疗的真正落地和向更高维度发展。 行稳致远,展望未来 “十四五”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确立了向智慧化研究型医院转型的发展战略。本次荣获全国5G顶尖赛事大奖,彰显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探索“5G+智慧医疗”融合发展方面的良好成效。未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将持续科技赋能,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全面深化应用,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打造新时代下的智慧医疗新标杆,为“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落地贡献“深圳样板”。 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设置赛道分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今年10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将作为医疗健康赛道中广东区域的唯一公立医院代表,与本赛道其他省市的12支优胜队伍,挺进全国总决赛。总决赛为全赛事所有赛道上万支参赛队伍中突围产生的300支队伍组成,届时我院将与这些其他行业领域的优秀项目团队同台竞技,奋力角逐!让我们共同期待,再攀巅峰!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20年度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名列榜首
近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了2020年度深圳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考核评级为A级(优秀),在市属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名列榜首。 为了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持续提升医院内部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健康深圳提供有力支撑,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全市参加绩效考核的61家公立医院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政府指令性任务五个维度共70个三级指标(其中60个三级指标为省级考核指标,市增补三级指标10个)进行监测分析和排名,得出2020年度深圳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 多年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绩效考核工作,以绩效考核为指挥棒,强化绩效意识,运用绩效理念引导业务工作。成立以院长挂帅的医院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把绩效考核任务分解到院领导和职能部门,以综合目标管理为手段,将绩效考核指标落实到临床职能科室的日常工作中。对照绩效考核方案要求,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把握时间节点,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阶段有成果,年终见成效。客观分析每年评估结果,认真排查工作薄弱环节,抓紧补短板、强弱项、促整改,切实推动工作改进和任务落实。 科技赋能,高质量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坚持科技赋能,高度重视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于2019年成立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不断加大医学研究投入,建成近10个国家级、40余个省市级实验室及平台,科研资金总投入达业务支出5%以上。经过多年积淀,厚积薄发,近三年年均发表SCI论文150篇以上,2019、2020连续两年进入ESI全球机构前1%的行列。 服务创新,医疗资源利用率持续提升 建立深圳市内首家以麻醉科为主导的日间手术病房,优化临床手术流程,实现医院供给的结构调整。首推“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合理调配床位资源,解决患者“一床难求”的问题。为切实解决患者看病贵问题,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以DRG支付改革为契机,采取综合措施,严管药品、耗材的不合理使用,严控门诊、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 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持续落实高水平医院建设医疗质控提升项目,积极参与申报深圳市及广东省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全面落实医院院感防控工作。强化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方案,周密部署,严防院感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院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前沿行动中,并率先推出“五个率先”和“五个加强”等有效措施,实行严谨防控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复工复产工作,确保决战决胜疫情攻坚战,体现高水平医院的责任与担当。 回顾过往,是全院员工凝心聚力、持之以恒的努力铸就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展望未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将继续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指挥棒”,持续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鼓足自主开拓创新的劲头,聚焦质量提升、推动内涵发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市民健康,打造健康深圳、健康中国为己任,为疫情防控取得胜利,为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为建设国际化医疗中心,为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发展、新作为”的华美篇章!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质控部 2021年9月27日
喜讯!深圳市二医院在省级三级公立绩效考核中蝉联深圳榜首
近日,广东省医改办发布广东省2019年度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排名情况,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9年度广东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综合排名第4,在国家监测指标中全省排名第5;全国排名第52,较2018年度提升3个名次,在深圳市三级综合医院排名中蝉联榜首。 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此次绩效考核中,全省共有147家三级公立医院参加,在国家监测的26项指标基础上,我省组织对其他33项指标进行考核,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政府指令性任务完成情况五个维度进行监测分析和排名,得出广东省2019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 加强学科建设,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始建于1980年,1996年创建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是深圳市首批两家“三甲”医院之一;在2017年深圳市公立医院综合评价结果中,医院在全市三级综合医院中位列第一,并获评2017年度广东省医院绩效评价A级单位。2018年入选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学科建设,致力于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积极探索前沿医学技术,内培外引、荟萃优秀医学人才。积极推进三名工程,打造重点专科、特色专科,提升医疗质量。2018年底,我院被遴选为广东省高水平建设医院。2019年6月,骨科、神经外科、烧伤整形科、耳鼻喉科、重症医学科、口腔科等六个专科被遴选为广东省高水平建设重点专科,“脑强骨头硬、烧伤五官强、重症是保障”也是对二院优势学科的形象概括。 医院共获批国家、省、市临床重点专科22个,其中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骨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6个(骨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烧伤科、重症医学科、口腔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1个(中医肿瘤科)、深圳市临床重点专科(专病)11个(脊柱外科、运动医学科、周围神经手足外科、泌尿外科、血液内科、康复医学科、肾内科、介入科、临床护理、临床药学、脑卒中)、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3个(中医肿瘤科、中医针灸科、中医老年病科)。 医院9个学科进入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前100名、2个学科进入前20名,1个学科进入2019年度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专科排名华南区域专科声誉排行榜、7个学科获提名,连续两年进入ESI世界前1%,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和定位进一步完善,医院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与特区共成长,砥砺前行,锐意进取 我院作为一家与深圳特区同出生共成长的综合医院,四十年来,栉风沐雨,春华秋实。近年来,不断发扬特区锐意进取的精神,砥砺前行,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和运营管理创新。为深化医改政策落地、将改革政策传导到科室和每一位医务人员,我院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指挥棒,启动了价值导向的绩效分配制度改革。 通过绩效改革,建立医护技管研分职系的绩效考核及分配制度绩效分配向临床一线倾斜,激励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彰显医疗服务价值,提高员工获得感和满意度,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为缓解患者住院难问题,医院成立入院服务中心,推行“全院一张床”的床位管理改革,合理调配床位资源,解决患者“一床难求”的问题。为切实解决患者看病贵问题,我院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导向,以DRG支付改革为契机,采取综合措施,严管药品、耗材的不合理使用,严控门诊、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 医院的每一项成绩都是来之不易的,这是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拼搏努力的结果,作为和特区同出生共成长的一家综合医院,我们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持续抓医疗服务能力和绩效改革,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劲头抓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文化筑基、价值激励、人文服务”医院发展建设思路,为建设健康深圳,实现病有良医,为创建大湾区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继续奋斗。
深圳二院-健海数字疗法创新研究中心成立,加速推动中国数字疗法发展!
日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与杭州健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海科技)合作设立的数字疗法创新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健海科技创始人兼CEO汪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聂国辉院长、熊建义副院长、杨雷副院长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出席了本次揭牌仪式。 数字疗法创新研究中心的设立,代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将与健海科技共同携手,就数字疗法(Digital Therapeutics, DTx)的研究和推广,打造全人群、全生命医学周期和全流程优质服务的全新健康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一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疾病诊治及诊后治疗相结合的医学临床研究创新模式等领域开展合作。其中包括研究和推广专科与病种的数字疗法,打造全新健康管理模式以及建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医学临床研究创新模式等。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杨雷对健海科技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对健海科技多年来秉持‘让关怀成为一剂良方’的理念表示认可和赞同。深圳是创新之城,深圳二院也在变化中求创新,希望通过此次与健海科技的深入合作,能够促进双方的创新突破与发展速度。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聂国辉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我院与健海科技能深度开展合作、协同创新,以信息化为基础,以互联网+医疗大数据为核心,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突出科技赋能、智慧赋能,共同探索疾病管理新发展、升级智慧型数字疗法平台,携手创造出骄人成果,为人类全生命周期大健康造福。 健海科技创始人及CEO汪健在仪式上表示,非常高兴能够来到深圳二院与各位领导共同探讨关于数字疗法创新的可能性,健海科技一贯秉持着‘让关怀成为一剂良方’的理念服务诊后患者,也非常荣幸此次能与深圳二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 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共同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疾病管理及数字疗法研究新发展,为中国数字疗法探明前路,为打造健康深圳、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举办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
8月19日下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举行第四届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医院全体院领导、优秀医师、技师、药师代表、优秀抗疫医师代表、中层干部和新入职的医生等参加了庆祝活动。 全体院领导合影 首先是油画揭幕仪式。全体院领导为院党委精心挑选赠送医院的医师节礼物《医生》著名油画揭幕。该画作由英国画家菲尔德斯爵士于1891年创作,描绘了医生救治病孩的感人场景。油画创作时,正值抗生素发明前的医学阴暗时代,无数的孩子在传染病中夭折,而这幅展现普通医生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形象的作品,在维多利亚时代成为传世佳作,至今仍然激励着全球医务工作者为人类的健康接续奋斗。 熊建义副院长主持会议 徐勇书记致开幕辞 著名油画作品《医生》赠送仪式 接下来,由熊建义副院长主持庆祝活动,徐勇书记致开幕辞。徐书记代表院党委领导班子向全体医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节日问候,并详细解读《医生》油画作品,鼓励创造一个更加和谐、更加充满人文气息的医疗环境,让‘大医精诚’造福更多患者。 此外庆祝活动还有医师宣誓仪式,新医生授袍仪式,代表医生房福元医师、王梅英主任、梅红兵主任和姚金凤医师分别上台演讲,优秀医师、技师、药师颁奖仪式、优秀抗疫先进个人颁奖仪式、医疗质量奖科室颁奖仪式、医疗安全奖科室颁奖仪式,活动内容丰富,深受医师们欢迎。 医师宣誓仪式 新医生授袍仪式 新医生授袍仪式 心胸外科房福元医师演讲 风湿免疫科王梅英主任演讲 泌尿外科梅红兵主任演讲 口腔科姚金凤医师演讲 周必强副院长宣读表彰文件 优秀医师、技师、药师表彰 医疗质量先进科室表彰 医疗安全先进科室表彰 最后,聂国辉院长总结讲话。聂院长指出今年,是医院全新四十年征程的启航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希望全院医务人员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坐不住”的使命感、“赶不上”的危机感,团结应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做到稳扎稳打笃行致远,一点一滴进而有为,为顺利达成高水平医院建设重要目标不断拼搏,严谨筑牢疫情防控网,积极响应疫情防控支援任务,为圆满完成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理想不懈奋斗! 聂国辉院长讲话 此次庆祝活动,增强了二院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院职工深受鼓舞。我们将会继续传承二院精神,践行拯救生命、护佑健康的光荣使命,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为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