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我院官方网站已启用新域名 www.szrch.com.cn, 当前页面将于 5 秒后自动跳转至新域名, 无需手动操作,请耐心等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交流

    投诉与建议

    0755-83366388-8898

    szeykefuzhongxin@163.com

    周一至周五

    8:30-12:00,14:00-17:00

    咨询与服务

    0755-83366388-8888

    周一至周日

    8:00-12:00,14:00-17:00

    联系地址

    总院:深圳市福田区笋岗西路3002号 黄木岗地铁站(7、14号线)13号出口

    龙华医院: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平安路西南侧

    服务时间

    门诊:周一至周日

    8:00-12:00,14:00-17:00

    急诊24小时

06/09 2022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变态反应专委会换届会议暨第七次变态反应学术会议”顺利举办!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分会主办、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承办的“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变态反应专委会换届会议暨第七次变态反应学术会议”,于2022年8月28日在深圳市圣廷苑酒店圆满闭幕!    (大会现场)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分会主委、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吴文中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聂国辉教授视频致辞,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杨雷教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立昌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热烈欢迎深圳市变态反应同道齐聚学界盛会,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换届会议由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田欢主任主持。    (田欢秘书主持)  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前主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主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郭庆教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皮肤病分会主委、广州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叶兴东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呼吸科李延红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苗北平教授,深圳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杨玉峰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吴文中教授依次进行了大会演讲。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钟绮丽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房思宁教授、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杨帆教授、中山大学第八医院耳鼻喉科王志强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呼吸科荣磊教授、深圳市儿童医院皮肤科李萍教授、中山大学第八医院皮肤科王京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张江林教授分别主持了学术会议。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呼吸科宋卫东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侯素春教授、深圳大学华南医院皮肤科孙仁山教授、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关杨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林欢儿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张杰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梁燕华教授共同进行了精彩点评、讨论和总结。会议吸引了线下线上三百余名同道参会交流,学习气氛热烈,收获满满。  下午2时许,会议在深圳市圣廷苑酒店正式拉开帷幕。首先,第一届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委会主任委员、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吴文中教授主持开幕式,欢迎授课专家莅临指导,希望借此盛会,与各位同道共同分享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临床经验,学习疾病的最新进展,并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大会主席吴文中教授主持开幕式)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聂国辉教授视频致辞)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杨雷教授致辞)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立昌教授致辞)  大会选举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吴文中教授继续担任第二届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主委,钟绮丽、卢永田、宋卫东、房思宁、杨帆教授为顾问委员,杨玉峰、陈向东、李延红、苗北平、荣磊、王志强、张江林、李萍、王京、梁燕华、侯素春、孙仁山、关杨、林欢儿、张杰15位同志为副主任委员,王俐等48位同志为常务委员,张思等121位同志为委员,吴晓燕、张思同志为秘书,均全票通过。  (刘立昌副会长向吴文中教授颁发主委聘书)  (钟绮丽、卢永田、宋卫东、房思宁、杨帆教授担任顾问委员)  (有关领导向副主委颁发聘书)  换届选举结束后,迎来了变态反应学术盛宴。首先讲课的是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前主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线上分享了度普利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专家共识。  (张建中教授线上演讲)  随后,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主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郭庆教授与我们探讨了银屑病的治疗新思路。  (郭庆教授线上演讲)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慢性皮肤病分会主委、广州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叶兴东教授分享了特应性皮炎外用制剂合理应用及患者指导专家共识。  (叶兴东教授演讲)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呼吸科李延红教授分享了哮喘治疗的最新进展。  (李延红教授演讲)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苗北平教授分享了变应性鼻炎的诊疗进展。  (苗北平教授演讲)  深圳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杨玉峰教授分享荨麻疹的中医治疗。  (杨玉峰教授线上演讲)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吴文中教授分享了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吴文中教授演讲)  会议最后,张江林教授、宋卫东教授、侯素春教授、孙仁山教授、关杨教授、林欢儿教授、张杰、梁燕华教授对整个学术讲座进行了精彩总结和点评。  变态反应(过敏)性疾病是常见病也是难治病,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紧跟世界科学前沿,皮肤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小儿科、中医科等变态反应及免疫相关学科医务人员携手努力,恰逢其时、时不我待、大有可为!  此次变态反应专委会换届会议暨第七次变态反应学术会议圆满结束,让我们期待下一届更加精彩!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皮肤科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宣教科

01/09 2022

培养科研思维, 提升科研能力, 打造高水平创新性医学临床教育体系

  2022年08月22日至27日,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主办,易侕学院协办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三届科研设计与数据分析培训班,在深科技公寓大教室举办。培训班采用全脱产六天全封闭式强化培训的方式进行,全院2021级研究生及部分带教老师共计12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活动。培训过程反响热烈,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培训班取得了圆满成效。  8月22日上午8时,培训班开讲伊始,全体参训师生在深科技公寓教室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科教部阳世伟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班致辞,同时代表医院对易侕学院讲师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本次科研设计与分据分析培训班,从临床研究生的科研选题、文献检索、建立数据库、有效数据统计分析、SCI论文撰写、投稿、回修等多个方面,通过结合实际案例来进行分析和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临床科研的方法。实现精准培养,调动每一位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形成活跃的科学研究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提高他们发现科学问题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解利用易侕软件来有效地统计和分析各种临床复杂数据案例,使同学们能快速掌握数据统计分析能力,通过几天的学习,一些学生甚至当场就能依据既往收集的病历资料做出有力数据分析和简洁漂亮的统计图表,他们课后表示,本次课程一扫长期以来的困惑点,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受益良多。  担任本次授课的主讲老师是易侕学院的陈星霖、陈驰、姜琳琳老师。陈驰老师学术功底扎实,不仅有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科研成果更是硕果累累。陈老师讲课铿锵有力,旁征博引,极大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对重点知识的讲解清晰易懂,从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扩展了大家的视野。 陈星霖、姜琳琳老师年轻活力,讲解重点知识清晰易懂,对同学们大大小小的疑问都不吝其烦地一一解答。  本次培训授课均采用真实数据和SCI论文实例进行文献解读、数据分析和讨论。课后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协作完成课后习题与小组任务,及时反馈,当堂评讲,师生互动频繁,这些都极大增强了学习效果。  培训班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理论知识,传道授业解惑,真实个案的分享常常更有说服力,为此,陈星霖老师还特意邀请来了我院肾内科的胡豪飞博士、北京协和护理张小明博士分享个人经历,他们都受益于易侕课程,从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科研菜鸟到建立个人数据库,到规律产出高质量科研论文的质的飞跃,真实的个人经历分享让课程变得更有感染力。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院研究生们系统地培养起科学研究的基础,掌握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启迪同学们的科研思维和科研兴趣;帮助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以及人文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等。  通过举办前两届科研培训班,学生的科研成果产出逐年提高,近两年学生发表SCI 20余篇,核心期刊30余篇。为进一步完善科研培训课程体系,教学办针对课程内容、老师讲解力度以及学习难易度等方面设计了问卷调查,95%以上的学生表示通过此次培训班取得了较大的收获,为接下来的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数据分析等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培训班后,阳世伟主任再次莅临现场发表结业致辞,鼓励大家持续深入学习钻研,争当临床科研两开花的新一代高学历医务工作者,为个人的成长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参培同学纷纷表示了积极回应,并且都期待着下一次能有机会再参加这样的培训,培训班取得了圆满成功!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教学办 徐慧洁/黎列娥  审核: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教学办 阳世伟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宣教科

27/06 2022

京鹏再聚 共话安宁——记2022深圳市老年安宁缓和医疗培训班暨安宁疗护病例交流研讨会

  2022年6月23日下午,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在“临终决定权”上,深圳新修订的《医疗条例》做出了大胆突破,如果病人立了生前预嘱“不要做无谓抢救”,医院要尊重其意愿,让病人平静走完最后时光。生前预嘱的立法,给了我们深圳所有从事安宁疗护的医务工作者一份法律保障。  6月25日,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共同主办、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缓和医疗分会和深圳市安宁疗护专科护理联盟协办的“2022深圳市老年安宁缓和医疗培训班暨安宁疗护病例交流研讨会”正式召开。会议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的知名教授和深圳市的安宁疗护专家,通过精彩的理论阐述、生动的案例教学与充分的互动交流,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提升深圳市安宁疗护从业者的水平。    此次会议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丁静云医生主持。会议伊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肖小华主任、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张清副院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熊建义副院长、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处杨树林处长发表致辞。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的3位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安宁疗护的开展形式和最新进展,让大家受益匪浅。刘晓红教授为大家讲授了《老年科医生在安宁缓和医疗中的作用》,刘教授认为安宁缓和医疗是老年科医生职责的一部分,要整合老年医学科、老年安宁缓和医疗及照护服务,建立高效率、无缝衔接的跨专业团队,减少不同机构的服务碎片化及重叠问题。  孙晓红教授为大家带来《老年人预立医疗自主计划和医患共同决策》,孙教授不仅为大家讲解了如何跟患者和家属进行共同决策,更是为大家带来了最新的知识——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ACP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楚时,在获得病情预后和临终救护措施的相关信息下,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及价值观, 表明自己将来进入临终状态时的治疗护理意愿,并与医务人员和(或)亲友沟通其意愿的过程。ACP在安宁疗护的推广、施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孙教授结合自己在临床中跟老人共同讨论ACP并作出决策,手把手教大家实践。  宁晓红教授跟参会人员分享了《北京协和医院全院推广安宁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宁教授以自己的个人成长及实践经验指出,综合医院内可以通过门诊、会诊的方式开展安宁疗护,宁教授建议大家真正的去“做”安宁疗护,而不是“说”;可以从教育入手,在平时的安宁疗护工作中医生要做领头羊,在全院各专科培养“安宁种子”。    深圳市的三位安宁疗护专家也带来了学术盛宴。深圳市人民医院梁真副院长为大家讲述了如何在院外实施安宁缓和医疗。通过借鉴国外以及国内上海和北京安宁疗护的经验,提出实施院外安宁疗护需要的设施和政策保障,不仅家属和社区医护人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还需要畅通的转诊通道。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综合科主任杨渤彦为大家讲解了疼痛控制的最新进展。在终末期病人中,最常见的不适症状就是疼痛,杨教授为大家讲解了安宁疗护中多维度综合管理模式,不仅有药物治疗,还有中西药、音乐、芳疗、精神心理等等。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于从为大家讲解了——《让生命带着尊严谢幕》。于从主任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的发展经验为大家讲解了如何去在综合医院的进行安宁疗护团队的创建,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如何进行安宁疗护的“四全照顾”。    下午,深圳市第一批安宁疗护九家试点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宝安区中医院和深圳慈海医院的代表分别进行了案例分享。北京协和医院的刘晓红教授、孙晓红教授、郭新颖护士长以及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老年病分院王立主任、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何玉辉主任、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李瑛会长、深圳市人民医院宁养院翁惠敏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消化肿瘤余杨护士长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消化科袁远护士长对各个病例进行了入木三分的点评,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例如:安宁缓和医疗需要早期介入,不仅仅是终末期、濒死期的病人才需要;对终末期患者要做药物核查和药物减法,过度的用药不仅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命,还会加重患者的各种不适。通过专家们的精彩点评,各位学员醍醐灌顶,对安宁疗护有了新的认识。    在深圳市卫健委的指导、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的积极策划下,作为深圳市每年一度的安宁疗护盛宴,各位教授不断带来安宁疗护的最新理念和发展模式,并对安宁疗护的实践做出指导,吸引了线上941人在线观看直播,对深圳市安宁疗护医务工作者临床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引领的作用。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丁静云  审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宣教科

31/05 2022

广东省护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湾区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

    深圳初夏气象一新,湾区之畔生机盎然。2022年5月29日上午,广东省护理学会湾区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由广东省护理学会主办,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承办,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谢小华当选为主任委员,这是广东省护理学会院前急救护理主委单位落户深圳零的突破。    大会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方式召开,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成守珍,副理事长、秘书长周丽华,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副主任朱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熊建义,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刘德红,以及专委会全体委员出席会议。  大会伊始,广东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周丽华,宣读《广东省护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关于成立湾区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委员会的决定》,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2名、常务委员31名,委员152名,专家库成员2名,青年委员15名。周秘书长对专委会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提出专委会工作重点,加强组织建设,学术建设,重视内涵建设,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广东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周丽华)  谢小华主委代表湾区院前急救护理专委会发表当选感言,感谢广东省护理学会的信任和期望,感谢全省院前急救领域同仁的支持。谢小华说,很荣幸担任首届湾区院前急救护理专委会首任主委,既是荣誉、更是使命和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带领专委会全体同仁, 在广东省护理学会的领导下,以湾区地域和院前急救需求为导向,发挥湾区地域优势、人才优势、高科技产业链优势,发挥湾区院前急救医疗协同发展良好基础, 探索开放、全面、系统的院前急救创新路径, 发挥专委会集体智慧,提升湾区院前急救护理水平,做出专委会应有的贡献。    (广东省护理学会湾区院前急救护理专委会主委、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谢小华)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熊建义副院长致辞,感谢广东省护理学会对我院的信任和委以重任,热烈祝贺湾区院前急救护理专委会的成立,向莅临本次成立大会的领导、专家、嘉宾、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熊副院长指出,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系统极其重要的一环,及时、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将对后续救治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深圳市是广东省的人口大市,全市 120 统一管理特色明显,120 急救应答时间全国领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以“急救为龙头”,急诊医学以及与急诊医学相关学科临床实力雄厚,是深圳市护理学会急诊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深圳市急诊专科护理联盟中心单位,希望能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和区域优势,为共同推进湾区院前急救护理发展而努力。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熊建义副院长致辞)  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致辞,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和深圳市卫健委的领导与支持下,深圳市急救中心将紧抓深圳经济特区制度优势与发展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战略指引下,以创建创新型、领先型城市急救医疗体系为目标,深圳市急救中心紧随深圳城市改革开放步伐,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砥砺前行,铸就以“及时有效的社会急救、快速响应的院前急救、联动畅顺的院内急救”而引领全国的医疗急救“深圳模式”。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深圳全市共有14158台AED,截至 2022 年 4月30日,全市救护车共 506 辆。在国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引领示范效应。院前急救工作中,护理工作必不可少,成立湾区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委员会,对完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推动湾区院前急救工作开展,促进院前急救工作的相互交流,促进院前急救医护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推动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致辞)  第48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成守珍,在百忙之中为大会致辞,成守珍理事长对湾区院前急救护理专委会的成立,给予热烈祝贺并寄予殷切希望。她提出,广大护理工作者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家大战略的背景下,强调湾区院前急救护理专业委员会工作,要紧紧围绕国家“十四五”发展战略,把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精、做牢、做强,建立健全统一规划服务体系,完善机制创新和实施,为湾区院前急救向专业化、科学化、精准化发展,做出品牌,做出特色,为专业发展、学科建设、技术推进、核心能力的提升作出贡献,为广东省院前急救发展做出新贡献,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急救护理服务。    (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成守珍主任致辞)  颁发聘任证书环节,委员代表、常务委员代表、副主任委员代表、青年委员代表、专家代表,现场接受聘书,气氛热烈感人。            成立大会仪式结束后。紧接着,进行《急危重症专科护理新进展论坛》,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徐朝艳、护理部副主任黄燕梅、重症医学 科科护士长高明榕、妇儿科科 护士长李智英、重症一科护士长白利平,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副主委冯永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汪竹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护理组长唐翌葵、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深圳市急救中心调度科科长李冬梅、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刘德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外科&院前急救科主任邓哲、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桂水清等院前急救及急危重症专家,从多维度,多角度对院前急救专科护士培养、构建全民参与的急救新体系、湾区院前急救联动的探讨、移动卒中单元及运作模式、典型案例分享等展开学术交流,是一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学术盛宴,与会者表示收获颇丰,对院前急救业务工作和事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湾区院前急救护理专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论坛圆满落下帷幕。相信在广东省护理学会的领导下,在专委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专委会将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和智慧,借助广东省护理学会的平台,将在广东省护理学会及成守珍理事长的引领下,牢记责任,不辱使命,为提升湾区院前急救护理水平,为健康中国、健康广东做出专委会应有的贡献!    供稿:广东省护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湾区院前急救护理专委会、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审核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宣教科

18/05 2022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召开全院一张床工作培训、沟通交流会会议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全院一张床”工作开展有一年多的时间,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工作,加强制度管理,优化工作流程,5 月 12 日下午 3:00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学术报告厅召开了“全院一张床”工作培训、沟通交流会。本次会议由入院服务中心主办,医务部、护理部协办,采取线上及线下培训方式。    (会议现场)    (医务部方智野主任致辞)  首先医务部方智野主任为本次会议致辞。方智野主任对全院一张床开展以来的工作给予了肯定,自开展全院一张床后,解决了大量滞留在院外的患者,缩短患者的侯床时间。同时也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和要求,希望本次工作培训沟通交流会,能将目前做得好的工作继续发扬,待改进的地方也能做到持续改进。作为深圳市首家开展全院一张床的医院,工作成效卓越,制定全院一张床规章制度及地方标准,成为深圳市的标杆示范单位。    想要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同质化的优质护理在全院一张床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运动手足外科李旭春护士长讲解骨科病人术前、术后护理;肛肠科何琼护长讲解普外科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神经外科吴丹丹护长针对跨区患者常常需要做DSA造影的术前、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血管外科林环护长、手术室龚喜雪护长就跨病区存在的疑惑及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最后入院服务中心徐勤主任对全院一张床护理相关工作进行反馈。    会议最后环节是自由提问,大家都畅所欲言,提出本科室所遇到的困难、疑惑、建议,并由信息科、运营办、入院服务中心给予解答。入院服务中心将收集所有建议意见,逐一梳理,持续改进,更好的优化流程。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入院服务中心  审核: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宣教科

21/02 2022

深圳二院疼痛MDT管理平台建设会议顺利召开

  2月18日下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召开“疼痛MDT管理平台建设会议”,会议由功能神经科蔡晓东主任主持,线下邀请了周必强副院长、熊建义副院长、B超室李振洲主任、疼痛护理专业小组组长李旭春护士长、功能神经科张豆豆医生,“创想医生”技术指导老师等,线上邀请全院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疼痛护理专业小组联络员参会。  慢性疼痛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在我国患病人群庞大,已成为 社会 重大负担,因此推动疼痛事业是民之所需、医之所为、政之所向。我院现正处在高水平医院建设、医院改扩建的历史时刻,应在院领导的协调组织下努力建设疼痛MDT平台,为医院的高水平建设及发展添砖加瓦,为国家的大健康战略贡献力量。    会上,熊建义副院长为大家讲解了疼痛MDT管理平台建设的意义和目标,强调在现阶段,无痛医院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我院现阶段疼痛技术开展情况。    接着由疼痛护理专业小组组长李旭春护士长介绍疼痛MDT管理团队组织架构、重点工作以及工作流程,让大家了解疼痛MDT管理团队工作内容。蔡晓东主任就疼痛MDT管理平台情况进行说明;麻醉科刘志恒主任介绍了医院麻醉科开展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及无痛分娩情况;麻醉科赵昭主任宣布疼痛MDT管理团队联络员工作制度。“创想医生”软件工程师现场讲解了线上平台使用方法。      最后,周必强副院长总结讲话,他介绍了国内疼痛科发展情况,并提出工作目标:解决各科室间的疼痛患者分散问题,建立以疼痛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整合的开放型平台及全院疼痛诊疗资源的配置站,全心全意为疼痛患者提供优质、便利的一站式疼痛诊疗服务。希望全院各临床科室都参与疼痛MDT管理平台的建设中来,努力建设疼痛MDT平台,为医院的高水平建设及发展添砖加瓦,为国家的大健康战略贡献力量。

23/06 2022

第一届深圳市预防医学会代谢性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成功召开

  由深圳市预防医学会主办,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承办的深圳市预防医学会代谢性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22年6月18日在深圳好日子假日酒店隆重举行,同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学术研讨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公卫处处长张欣、深圳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刘小立,秘书长胡增平,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宏,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深圳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会长陆泽元以及专委会全体委员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深圳市预防医学会代谢性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成员,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阎德文当选第一届代谢性疾病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成立仪式结束后,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来自北京协和、上海瑞金、长沙湘雅二医院、广州中山大学等省内外的知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盛会,就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流行、发病、预防、治疗、管理和临床研究等领域,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大会精彩纷呈,与会者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13/09 2021

学科建设结硕果,年度盛会放异彩——第十七次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年会

    2021年9月10--12日,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承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协办的第十七次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年会在东莞成功举办。这是广东省神经外科学界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这届会议主题:尊师重道、薪火相传。会议内容涵盖神经肿瘤、脑血管病、创伤重症、神经功能、脊柱脊髓、神经护理等多个领域。在我院神经外科主任黄国栋教授的带领下,李维平教授、蒋太鹏教授、蔡晓东教授以及黄贤键、张猛、张秋生、宫崧峰、陈凡帆教授等各亚专业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成员受邀积极参会,充分展示了我院神经外科在广东省神经外科领域的活跃影响及学术地位。   各亚专业学科骨干大部分参会代表合影  本次大会开幕式经组委会评选,评选出最佳投稿奖与最佳组织奖,其中我院神经外科荣获最佳投稿奖与最佳组织奖双奖荣誉。本次会议我院神经外科共投稿95篇,居全省各医院投稿数量第一名(全省各医院共会议投稿621篇),充分展示了我院神经外科的学科建设在省内临床、科研等各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国营教授亲自颁奖。      神经外科主任黄国栋教授作为代表上台领奖  此次我院神经外科受邀参会专家中,主旨演讲主持2人次,分会场主持5人次,分会场演讲13人次,卫星会演讲1人次。发言内容涵盖神经肿瘤、脑血管病、内镜颅底、功能神经、神经创伤与重症、脊柱脊髓、神经护理等各神经外科亚专业,得到了组委会及全省同道的充分肯定与赞许。  李维平教授受邀担任主会场演讲主持  黄国栋教授受邀担任主会场和颅底内镜专场主持、受邀发言《基于鞍结节脑膜瘤生长方式的手术治疗策略分析》  黄贤键教授受邀发言《颅脑损伤脑脊液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脑脊液感染病原高通量检测在神经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蒋太鹏教授担任肿瘤专场主持  陈凡帆医师受邀发言《脑应用解剖指引的步骤性切除在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左大辉医师受邀发言《三脑室中后部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张猛教授受邀发言《颅内动脉瘤异常血流与形态的关系及破裂预测模型建立》  宫崧峰教授受邀发言《复合手术对颈内动脉慢性闭塞患者认知功能疗效的初步探索》  阳吉虎医师受邀发言《神经内镜鼻垂体瘤手术中正常垂体的鉴别与保护》  林海医师代表蔡晓东教授受邀发言《特发性震颤不同手术靶核团及手术方式之间手术有效性的对比研究》  张秋生教授受邀发言《椎间孔镜和经皮微通道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早期疗效对比》  张玛莉护士长担任护理专场主持  邹隽风医师受邀发言《脑出血术后脑脓肿破溃1例》  吴丹丹护士长担任护理专场主持  田碧波护师受邀发言《基于早期康复模式——10例神经重症亚低温治疗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  颜杰主管护师受邀发言《帕金森病深部电刺激术后神经精神症状及行为改变的横断面调查》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近年来蓬勃发展,获得了省内外神经外科同仁的一致认可,其专科排名全国百强,是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重点建设领军学科。2019年被广东省卫健委遴选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2021年科室被批准国自然项目立项7项。在新百年新征程上,我们神经外科人将以“赶考”精神做好新时代答卷,全力推动我院神经外科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我院高水平医院建设铸造新篇章!

27/07 2021

我院神经外科在广东省神经外科专业学术盛会大放异彩

  2021年7月23日至24日,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年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在举国同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这次广东省神经外科专业的学术盛会严格执行防疫常态化政策,参会的广东省神经外科同道超过500人。召开会议专题包括神经肿瘤、脑血管病、创伤重症和功能脊柱脊髓专业方向。会议期间进行了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专业组成立大会,包括神经肿瘤、脑血管病、功能与脊柱脊髓、创伤重症、毕业后教育和青年医师共6个专业组。在我院神经外科黄国栋主任带领下,李维平教授、伍健明教授、蔡晓东教授、黄贤键教授、张秋生教授、陈凡帆教授等6位专家受邀作会议主持和学术报告。黄国栋教授当选为神经肿瘤专业组组长,伍健明教授当选为脑血管病专业组副组长,黄贤键教授当选为创伤重症专业组副组长。另外蔡晓东教授、张猛教授、张秋生教授、宫崧峰教授、陈凡帆教授和高杰医师分别加入6个专业组,成为广东省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的中坚力量。     神经外科黄国栋主任当选为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肿瘤专业组组长  伍健明教授、黄贤键教授分别当选为脑血管病专业组和创伤重症专业组副组长  李维平教授受邀在主题报告会场担任主持  黄国栋教授受邀在主会场做主旨学术报告《侵袭性垂体瘤手术治疗策略分析》  伍健明教授受邀在脑血管病专题授课《复合手术在颈动脉慢性闭塞开通的应用》  蔡晓东教授受邀在功能专题授课《ROSA机器人和传统框架定位下STN-DBS的比较研究》(徐彬医师代讲)  黄贤键教授受邀在创伤重症专题授课《严重颅内感染的综合治疗》  张秋生教授受邀在脊柱脊髓专题授课《椎间孔镜和经皮微通道显微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早期疗效对比》  陈凡帆教授受邀在神经肿瘤专题授课《功能区脑胶质瘤的步骤性切除》

17/05 2021

2021年广东省医师协会血管病医师分会年会暨血管疾病学术研讨会

  深圳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科主任 朱国献教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杨雷副院长致辞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管病医师分会主任委员范瑞新教授致辞      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常光其教授  深圳市医师协会会长,原深圳市中医院院长杨卓欣教授致辞  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耿庆山教授致辞  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原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教授致辞    血管外科事业的发展是奠定在每一位血管外科人精湛的技艺、扎实的功底的基础之上的,未来,在广东省医师协会血管病医师分会平台上,在会长范瑞新教授的带领组织下,将会不断提高广东省血管病临床整体诊疗能力和水平,不忘初心,悬壶济世,为更多的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我国的血管外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