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汇 共论道】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召开第二届中国烧伤医学青年菁英论坛
2024年5月18日,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Regenesis Repair Rehabilitaion编辑部主办的“2024第二届中国烧伤医学青年菁英论坛”圆满召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黄广涛副主任医师主持开幕,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任力杰副院长、烧伤整形科吴军教授分别致辞。 本次论坛聚焦再生医学、重建修复和康复医学等21世纪医学科学的关键领域。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章一新教授、重庆大学雷明星教授、中山大学王旭升教授分享了再生与康复的新理念、新进展、新展望。来自全国23家医院烧伤创面修复领域的25位青年菁英分享了他们在新材料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重建修复、重症烧伤救治、烧伤康复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见解,并进行热烈深入的学术辩论,展示了年轻学者对烧伤学科方向的畅想。 Regenesis Repair Rehabilitaion杂志主编吴军教授主持了期刊发展研讨会,各位青年学者就期刊的发展、Special Issues主题各抒己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一兵教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官浩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吴军教授、郇京宁教授、范锟铻教授和所有与会青年菁英开展圆桌讨论,专家教授与青年菁英就异体皮移植(覆盖)与移植免疫、创面修复新材料研发、瘢痕治疗等方面进行思维碰撞,共同探索着再生、修复和康复领域的未来之路,氛围热烈而充满活力。 中国烧伤医学青年菁英论坛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青年医师成长的机遇之地,将激发烧伤医学青年菁英更大的原始创新动力、推动开展交叉研究合作,促进科学研究的转化应用,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审核: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宣教科发布:医院办公室
深圳市视光学会神经眼科及眼免疫专委会换届筹备会议圆满举行
2024年4月10日,深圳市视光学会神经眼科及眼免疫专委会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召开了换届筹备会议。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眼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神经眼科及眼免疫学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会议伊始,首先深圳市视光协会廖会长发来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神经眼科及眼免疫专委的鼓励及对既往成绩的赞扬,并对专委会未来给予了极大的希望和期待。接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窦晓燕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对参加会议的同道表示了衷心的感谢。随后她深入分析了神经眼科及眼免疫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性,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对于推动眼科领域发展的重要性。 在会议换届环节中,神经眼科学专委会主委窦晓燕主任回顾了过去三年神经眼科及眼免疫专委会的工作成果,在临床、科研和科普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本次换届中,神经眼科学专委会新增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廖海兰主任和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王燕主任为副主委,并新增12位委员。窦晓燕主任肯定了各位委员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也提出了对未来学组工作的期望和愿景。深圳市第二人民院眼科作为神经眼科学专委的主委单位,与院内多个重点专科有密切合作,在神经眼科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全市眼科同道搭了一个神经眼科学习、交流的平台,期待未来神经眼科学组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与此同时,免疫与视觉专业委员会也进行了换届。其主委、深圳总医院眼科主任蔡莉宣布了第二届名单的更新,新增深圳大学总医院周雪美主任为副主委,并新增28位委员。蔡莉主任感谢全体委员的支持,在过去三年,免疫学组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举办很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未来将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带领新一届成员深入开展学会各项工作。 (窦晓燕主任主持会议) 在两个学组换届期间,还举行了精彩纷呈的学术交流活动,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在神经眼科及眼免疫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耳鼻喉科俞艳萍博士阐述了眩晕与眼科疾病之间的关联,为眼科医生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深圳市眼科医院的汪家明主治医师则通过两个眼内淋巴瘤病例的分析,展示了眼内淋巴瘤的伪装性和诊断挑战。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熊挺主治医师分享了两个典型病例,强调了葡萄膜炎诊断的复杂性和综合诊断的重要性。 (学术交流环节) 此次换届筹备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深圳市视光学会神经眼科及眼免疫专委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眼科领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各位委员的共同努力下,神经眼科及眼免疫学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神经眼科及眼免疫专委会合照)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科 余穑婕 彭细峰 窦晓燕
【满怀信念再出发 凝心聚力谱新章】深圳市二院脊柱健康中心成功举办脊柱健康研讨培训会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院”)脊柱健康中心成功举办了一场脊柱健康研讨培训会。此次研讨培训会正值深圳市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五周年、脊柱侧弯筛查工作开展十周年之际,在这重要的时间节点,与会院领导、中心工作人员和社康医生、学校校医、体育老师以及志愿者等多个不同领域代表,共话脊柱健康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深入剖析了当前青少年脊柱健康的现状与挑战,积极探讨了提升青少年脊柱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和创新之路,为脊柱健康事业的发展增强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强化多方联动 共筑健康防线 市二院党委书记曾晖出席研讨培训会,副院长杨雷代表院领导讲话,他强调脊柱侧弯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常见疾病之一,已成为严重危害中小学生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市二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心的工作,为青少年脊柱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他回顾了过去10年脊柱侧弯筛查与防控工作的艰辛历程,对中心团队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希望通过本次研讨培训会,能够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青少年脊柱健康事业再上新台阶。他特别提到,中心要继续加强科学研究,提高防治水平,同时也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合作,共同推动脊柱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曾晖出席研讨培训会) (市二院副院长杨雷代表院领导讲话) 中心主任颜滨在工作回顾中表示,尽管在脊柱侧弯筛查与防控工作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但中心团队始终坚定前行,不断探索创新。他说,10年是时间的刻度,是发展的坐标。团队经过10年的努力,成功建立了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治标准体系,发布了地方标准。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团队的治疗水平和行业影响力,更为青少年脊柱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他强调,深圳市政府、各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中心取得今日成就的重要基石。在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中,中心的工作备受瞩目,赢得了众多同行的赞赏。因此我们未来的工作重点将放在科研创新、提高防治技术和服务水平上,以更好助力青少年脊柱健康。我相信在我们的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深圳市青少年脊柱健康事业将取得更佳的成绩,因为它是踏踏实实造福孩子们的事业,造福社会的事情。 (中心主任颜滨回顾十年工作) 发挥专业力量 守护生命脊梁 中心常务主管王伟君全面介绍了“医防融合”项目的实施情况,包括项目的起源、成果、不足及未来规划,特别是青少年脊柱侧弯综合防控模式的构建,以及“送医入校”等创新实践的成效。她还就未来如何推动市级公卫项目实施、加强与教育局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计划。她表示,中心将持续梳理并建设相关的技术课程体系,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工作,以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同时,扩大服务站点数量,以便覆盖更多区域,进一步提升整体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使更多的青少年受益。 (中心常务主管王伟君全面介绍了“医防融合”项目的实施情况) 中心形体技术主管陆昕海就“特发性脊柱侧弯”进行了专题分享。他围绕脊柱侧弯的定义、发病机制、进展风险及病例观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还结合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脊柱侧弯病例的特点和治疗策略。希望参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诊疗水平。 (中心形体技术主管陆昕海进行了专题分享) 在研讨培训会的交流分享环节,大鹏新区三溪高源社康主任丁俊岭,光明区楼村社康医生张小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享了脊柱侧弯筛查、宣教及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这些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大鹏新区三溪高源社康主任丁俊岭分享经验) (光明区楼村社康医生张小洁)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参会人员搭建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更是一个凝聚共识、携手前行的起点。各位专家的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见解,绘制了一幅医防融合、社校联动、科学防治的脊柱健康事业宏伟蓝图。希望以此为契机,以科学防治为基石,以医防融合为手段,以社校联动为桥梁,做脊柱健康事业的践行者及全社会健康福祉的守护者,共同推动脊柱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脊柱健康中心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宣教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马丁院士妇科恶性肿瘤精准诊治与女性生育力保护团队第二轮启动会顺利召开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迎来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院士妇科恶性肿瘤精准诊治与女性生育力保护团队”三名工程第二轮启动会。同济医院马丁院士、王世宣教授、魏军成教授、吴明富教授、栗妍教授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党委曾晖书记、党办胡鹏飞主任、妇科全体员工出席了会议。 首先妇科余志英主任代表妇科全体员工致欢迎词,向参会的马丁院士、各位领导、各位教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马丁院士及其团队过去五年周期的倾力付出!感谢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妇科通过五年周期的合作,在学科管理、临床、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学术影响力、 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并在五年周期绩效考评中获得全市51个团队第2名的好成绩,顺利进入第二轮立项,有幸再次得到马丁院士团队的支持、指导和帮助,坚信下一周期妇科将进一步实现全面提升,立足深圳,面向大湾区乃至全国,逐步打造成高水平的学科。 曾晖书记代表市二医院对马丁院士三名工程项目启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马院士及其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曾晖书记肯定了市二医院妇科在同济医院妇科马院士及其团队带领下取得的长足进步,也希望院士团队在第二轮三名工程周期内,继续指导医院妇科各方面的全面提升。同时期望妇科珍惜向马院士团队学习的机会,奋发图强,加快建设高水平学科,推动医、教、研、防、管各项工作取得更大发展,造福广大市民。 三名工程团队带头人马丁院士在会上做了精彩的发言,首先肯定了市二医院妇科在过去五年周期内取得的成绩,同时对新一轮三名工程周期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双方继续加强深度合作和内涵建设,在未来的五年里,通过同济医院妇科的支持和带动,以及市二院妇科全体员工自身的努力,进一步提升二院妇科在医、教、研、学术影响力及临床转化等方面的水平,逐步打造成为一个高水平学科。 三名工程团队副带头人王世宣教授在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指出,科研改变命运,强调在重视临床的同时要重视科研,同济医院妇科会一如既往支持市二医院妇科的发展,希望科室制定好短期及中长期目标,鼓励大家继续发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永不言败的精神。 启动会后,马院士团队与二院妇科进行了座谈、学术讲座及疑难病例查房。座谈会上,妇科余志英主任就上一轮三名工程周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及分析,随后与马院士团队就如何推进下一轮“三名工程”建设进行了交流。魏军成教授及吴明富教授就目前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注意事项、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治疗策略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讲座。 经过短暂的休整,下午市二医院妇科与马院士团队进行了“十四五”重大专项及深圳市重大临床专项的研讨会。双方就项目目前的进度及下一步推进的方向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充分的沟通,会议历时4个小时。 本次启动会明确了新一轮“三名工程”双方团队的目标及任务,双方将在妇科恶性肿瘤精准诊治与女性生育力保护方面进行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内的合作。希望通过未来五年的周期建设,更进一步提升市二医院妇科的综合实力,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造福广大女性患者!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宣教科
开启新征程,共筑抗癌梦想—深圳市抗癌协会腹膜与腹膜后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鹏城腹膜与腹膜后肿癌论
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追求日益提高,腹膜与腹膜后肿瘤相关疾病逐渐受到重视,为加强深圳市腹膜与腹膜后肿瘤相关疾病的专业化建设,提高疾病诊疗和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和医疗工作者,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牵头成立深圳市抗癌协会腹膜与腹膜后肿瘤专业委员会并于2024年1月27日召开“深圳市抗癌协会腹膜与腹膜后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鹏城腹膜与腹膜后肿癌论坛”,见证腹膜与腹膜后肿瘤领域新的历史起点。 本次大会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汪建平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盆腔肿瘤整合专业委员会王刚成主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业委员会张相良主委、深圳市抗癌协会和联盟主席申维玺教授、深圳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肖平教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辑部卜建红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聂国辉院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徐敏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蔡建主任、深圳市人民医院严俊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陈瑛罡教授、深圳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贺德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许荣华教授、深圳市妇幼保健医院祝文峰教授以及深圳市内外各地专家齐聚一堂,就腹膜与腹膜后肿瘤的诊治方面进行探讨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疾病治疗和研究的前沿问题。 一、深圳市抗癌协会腹膜与腹膜后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1.深圳市抗癌协会肖平副理事长宣读专委会拟任名单,颁发主委、副主委聘书 2.深圳市抗癌协会和联盟主席申维玺教授讲话 3.当选主委-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蔡建教授讲话 4.专家致辞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汪建平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盆腔肿瘤整合专业委员会 王刚成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业委员会 张相良主委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辑部 卜建红教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聂国辉院长 二、“中国抗癌协会腹膜肿瘤专委会C-HIPEC规范化应用技术联盟单位” 授牌仪式 1.领导致辞 2.授牌仪式 三、暨鹏城腹膜与腹膜后肿癌论坛 1.授课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盆腔肿瘤整合专业委员会 王刚成主委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张剑教授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业委员会 张相良主委 腹膜表面肿瘤学国际联盟执行委员会 李雁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王怀明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邱剑光教授 2.主持专家 3.讨论专家 四、大会总结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抗癌协会腹膜与腹膜后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蔡建教授 深圳市抗癌协会腹膜与腹膜后肿瘤专委会的成立对于促进深圳市乃至全国的腹膜与腹膜后肿瘤医疗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腹膜与腹膜后肿瘤的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腹膜与腹膜后肿瘤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关注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爱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 希望未来能够成为深圳市乃至全国的权威专业组织,为医疗工作者、患者和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推动腹膜与腹膜后肿瘤诊疗和科研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肛肠外科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宣教科
脑胶质瘤患者的希望和福音--“肿瘤电场治疗仪”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试验在深圳二院神经外科启动!
“肿瘤电场治疗仪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启动会”于2024年1月21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召开。 本次启动会由分中心负责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黄国栋主任主持,项目组长单位主持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任李文斌教授亲赴深圳共同主持项目启动。参与启动会的还有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机构办公室佘定平主任,申办方赛福凯尔(绍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临床医学总监金星博士以及CRO国信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刘晓梅女士,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中心负责人、项目SUB-I陈凡帆主任,以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肿瘤病区的研究者、研究护士、临床医生和医学生。 会议开始由黄国栋主任致欢迎辞,李文斌教授致辞。黄国栋主任感谢组长单位PI李文斌教授拨冗莅临深圳讲学指导,感谢李文斌教授长期以来,一如既往地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发展及科研给予极大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然后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的发展历程。黄主任表示“肿瘤电场治疗仪”在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治疗中进入了国内外临床指南,但是由于费用昂贵,限制了患者的治疗需求。对于无法使用市售的电场治疗仪的患者,由赛福凯尔申办的“肿瘤电场治疗仪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能让电场治疗变得可及,让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获益。 李文斌教授表示,北京天坛医院自启动该项目以来,一周内筛选入组了5例患者,这说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非常希望能从电场治疗中获益,国内患者对临床试验和电场治疗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我们要争取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也对加快试验的进度有极大的信心。 接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机构办公室佘定平主任给大家进行了机构质控相关的培训,培训提到了研究者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的管理职责,临床试验的重要性以及在既往质控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分享。对于在质控中发现出来的问题,也告诫着各位研究者在临床试验过程应当以GCP要求和方案要求进行,规范、细致的开展临床试验。 随后,CRO国信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CRA张颖对“肿瘤电场治疗仪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项目进行介绍,培训内容包括:研究相关方案介绍、研究方案概述、知情同意获取和记录、研究产品及设备管理、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记录和报告流程、原始资料和eCRF填写、临床试验管理要求及监察计划、HIS和LIS等相关内容。 在会议尾声,金星博士,刘晓梅女士对本次启动会进行发言和总结。在场人员对培训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也感谢李文斌教授、黄国栋主任、陈凡帆主任对于问题的解答,此次讨论增加了大家对于试验方案和流程的理解,培训内容也顺利结束。 最后,李文斌教授、黄国栋主任、陈凡帆主任及所有参会人员合影,“肿瘤电场治疗仪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启动会圆满完成。 (会议合影)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宣教科
海阔浪劲正扬帆|深圳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运动医学年会暨第四届华南地区膝关节镜VR技术操作培训班圆满落幕
由深圳市医师协会主办,深圳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承办的“深圳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运动医学年会暨第四届华南地区膝关节镜技术操作培训班”于2023年12月24日在深圳举行。 此次大会的举办秉承增强课程实用性的理念,以授课连同VR模拟器操作的新型教育形式,加强华南地区运动医学科临床、教学、科研及医疗领域的交流与发展,推动华南地区运动医学青年人才的培养,并为广大骨科运动医学医生提供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 大会邀请到原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大骨科主任王满宜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外科副主任、崇礼院区院长杨渝平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关节运动医学外科主任李百川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膝关节运动损伤诊疗中心主任陈彪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医学部谢登辉教授等国内骨科领域众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及学术交流,一同探讨运动医学前沿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深入了解运动医学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大会现场 开幕式 开幕仪式由大会执行主席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朱伟民教授主持,携手与会嘉宾,共同见证盛会开幕。 朱伟民教授主持开幕仪式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书记曾晖教授致辞开幕式,对到来的嘉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希望利用区位优势,有效整合人才、技术等重要资源,在推动深圳市运动医学发展中发挥引领性和示范性作用,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曾晖书记致辞 原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创始人,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王大平教授讲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重要组成科室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取得了出色成就。王大平教授同时强调了人文关怀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医生除了提供医疗服务,还要注意患者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挑战。 王大平教授致辞 原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大骨科主任王满宜教授引用袁枚的《续诗品·尚识》:“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勉励青年学者,指出了骨科医生接受规范教育、再教育的重要性。 王满宜教授授课 大师讲座 会上,来自北京、广州、湖南等国内知名运动医学专家进行了学术讲座和交流,就网球肘、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疗心得体会进行分享。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外科副主任、崇礼院区院长杨渝平教授进行《关节外法关节镜处理顽固性网球肘》专题分享。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关节运动医学外科主任李百川教授 进行《膝关节镜下解剖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骨道评估》专题分享。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膝关节运动损伤诊疗中心主任陈彪教授进行《前叉重建之锦上添花》专题分享。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医学部谢登辉教授 ,进行《膝关节韧带损伤与重返运动》专题分享。 专题主讲 深圳各兄弟医院的专家们分享并展示临床经验和手术技巧,汇聚和碰撞最新专业理念,拓展并提高参会运动医师的视野与技能。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张新涛教授进行《外侧半月板后根撕裂合并ACL断裂的手术技术要点》专题分享。 深圳市人民医院陈蓟教授进行《髌骨脱位治疗进展》专题分享。 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胡波教授进行《膝关节损伤康复要点》专题分享。 深圳市人民医院李广恒教授进行《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手术体会》专题分享。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朱伟民教授 进行《全关节镜下MPFL重建治疗髌骨脱位—我们的选择》专题分享。 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卢启贵教授进行《膝关节陈旧性脱位治疗》专题分享。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杨赞礼教授进行《巨大肩袖撕裂关节镜治疗策略》专题分享。 深圳市儿童医院游超教授进行《基于MRI测量的儿童及青少年半月板形态学研究》专题分享。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杨建华教授进行《巨大肩袖Chinese-way病历分享》专题分享。 深圳大学附属骨科医院黄刚教授进行《髌腱断裂的手术治疗与康复》专题分享。 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陈科明教授进行《一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治疗分享》专题分享。 现场VR操作教学 借助高仿真VR虚拟现实膝关节镜模拟器进行实践操作训练,朱伟民教授进行关节镜模拟器的操作示范,详细讲解操作技巧,学员们在指导教师带领下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学员可以系统地掌握膝关节镜的基本镜下探查技术,熟悉各种镜下操作的要点,为将来关节镜技术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会临近尾声,朱伟民教授对大会圆满举办作总结辞,他表示未来将携手更多同道探索运动医学的发展方向,共创运动医学学科的美好未来,最后感谢到场的嘉宾,2024年我们再相约!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运动医学科 黄子荣 朱伟民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宣教科
“检验与临床融合创新”暨深圳市神经眼科疾病新技术新进展论坛圆满落幕
2023年12月22日,由深圳市社区卫生协会、深圳市医学检验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深圳市视光学会、深圳市医学会眼科分会、深圳市医师协会眼科分会联合主办,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承办的“检验与临床融合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22日上午8点30分,论坛正式开幕。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聂国辉教授,深圳市眼科医院院长张少冲教授,深圳市眼科医院副院长张国明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廖素华教授,深圳市社区卫生协会执行会长周指明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科主任纪玲教授,东北大学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赵越教授出席论坛。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窦晓燕教授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顾大勇教授主持。 (检验与临床融合创新论坛开幕式) (论坛主持人,左:顾大勇,右:窦晓燕) 论坛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聂国辉院长的致辞中拉开帷幕。聂院长代表医院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莅临现场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他从医院的历史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聂院长强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举办这一区域性学术论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支持。他期望通过今天的学术交流,与会者能够在临床实践中找到新的研究方向,解决实际问题,拓宽视野,并加强医学领域多学科多维度的合作与交流。最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聂国辉院长致辞) 随后,纪玲教授、张少冲教授、张国明教授、廖素华教授以及周指明教授依次发表致辞。他们一致认为,临床与检验在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且也深刻影响着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并强调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各专业人士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共同探讨眼科与检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期望通过此次的交流与探讨推动这一领域的持续发展。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科主任纪玲教授致辞) (深圳市眼科医院副院长张国明教授致辞) (深圳市社区卫生协会执行会长周指明教授致辞) 学术论坛环节 在盛大的开幕式之后,学术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本次论坛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人类疾病基因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正林教授。此外,还有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宁利教授。深圳市眼科医院副院长、儿童眼底外科首席专家张国明教授等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演讲,展现了各自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这些讲座不仅具有深度和前瞻性,而且充满了创新和智慧,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盛宴。 (论坛报告讲者) 神经眼科学新进展高峰论坛 在下午的神经眼科学分会场国内外眼科名家线上线下齐聚一堂,聚焦最前沿,携手新进展,共享神经眼科独特的医学魅力。 首先,在第一节中,深圳市眼科医院的张少冲分享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黄斑劈裂微创精细的手术技巧。随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迟炜教授对视网膜血管炎进行详尽的分析,令在场学者对视网膜血管炎的临床诊断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广东省中医院庞龙教授分享了2例眼缺血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展示了中医在眼缺血综合征治疗上的潜力。 (第一节专家讲课及讨论) 在神经眼科学学新进展高峰论坛的第二节中,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余新平教授讲解眼球运动的神经支配和斜视,从眼外肌的解剖到斜视致病机制进行了精彩授课。眼科影像学专家文峰教授为大家进行视神经损害的眼底影像学释义,为大家介绍眼底血管造影阅片思维方式。深圳市儿童医院钟晖分享了一例视力下降颅内压增高的病例,启示眼科医师眼与神经系统的密不可分,要加强多学科合作。风湿免疫科的王梅英教授从自身免疫疾病的角度分享了一个内科医师对眼病患者的管理。 (第二节专家讲课) 在第三节内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魏世辉教授带来神经眼科医生成长之思考,基础和临床两手抓持之以恒地坚持。徐格林教授和张猛教授分别从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角度对眼-脑血管病进行分享,拓展了参会医生的思维宽度。最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窦晓燕教授对本次大会及2023年神经眼科学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神经眼科学专委会在临床、科研、教学、公益的更多成绩充满期望。 (第三节专家讲课及总结) 至此,2023年“检验与临床融合创新”暨深圳市神经眼科疾病新技术新进展论坛、深圳市视光学会神经眼科专委会第三次会议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以“检验与临床融合创新”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交流平台,让多学科与会者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本次会议汇集了眼科、检验、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风湿免疫科等多个科室专家,深圳市第二人民院眼科是深圳市视光学会神经眼科专委会的主委单位,检验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风湿免疫科、影像科等均是深圳市实力强劲的科室。深圳市第二人民院为神经眼科的多学科融合、交流提供平台,从而使我院的未来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优势。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简介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是院内重点学科、广东省低视力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深圳基地及卫生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深圳培训基地、广东省临床规范化培训眼科学基地、深圳大学临床医学眼科实习基地、深圳市职业教育校外公共实训基地;全国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诊疗与研究协作组深圳分中心共建单位。并带头成立深圳市视光学会神经眼科专委会,在深圳市率先开展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玻璃体手术等。曾获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医患和谐示范岗、巾帼文明岗等称号。2022年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专科排名进入全国百强。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检验科 眼科 余穑婕 窦晓燕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宣教科
2023年神经病理诊断及多学科诊疗实践研讨会顺利举行
岁末将至,广东省境内气温骤降,但病理学界的学术氛围却依旧高涨。2023年12月16日,由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学分会联合主办、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共同承办的“2023年神经病理诊断及多学科诊疗实践研讨会”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成功举办,显示了广东病理人团结务实、迎难而上、致学严谨和积极向上的学术风采。 神经病理诊断虽为病理诊断中的小众学科,却是公认最难以掌握的诊断病理学分支之一。由于病种丰富、病变复杂多变,使得大多数综合医院病理科难以对这类疾病做出明确诊断,成为临床治疗的短板和不足。众多病理诊断工作者也将其视为畏途而加以回避,导致临床大量的病例需要外出会诊方能明确诊断。 本次会议的主旨即通过病理学界同道共同分享神经病理诊断及多学科诊疗实践,学习神经胶质瘤及癫痫疾病的最新进展。通过对热点问题的深入探讨,在广东和华南地区营造神经病理精准诊断的学术氛围,提高病理工作者,特别基层单位病理工作者的诊断能力,减少转诊率,为临床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开幕,医院领导和专委会致辞祝贺) 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曾晖、脑科中心首席专家李维平教授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后,会议正式进入学术交流环节。 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多位国内神经科学领域临床一线专家和科研工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任李文斌教授做“创新性脑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设计与再创新研究“专题报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病理中心主任常青教授做“CNS胚胎性肿瘤病理诊断实践与新进展”专题报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主任腾梁红教授做“胶质神经元肿瘤病理诊断实践与新进展”专题报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肿瘤实验室康春生教授做“神经肿瘤诊疗研究新进展”专题报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王行富教授做“弥漫胶质瘤整合诊断实践与新进展”专题报告、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李智教授做“分子时代胶质瘤病理整合诊断的挑战”专题报告、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病理科主任李海南教授做“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病理诊断实践与进展”专题报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林帆教授做“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相关影像基础知识”专题报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脑肿瘤陈凡帆教授做“外科医生角度对WHO新版脑胶质瘤病理的困惑和理解及治疗策略”专题报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刘霞教授做“WHO脑膜瘤的分类诊断标准及分子进展”专题报告。 报告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独特新颖的诊断和研究视角给线下和线上的神经病理从业者们大量的知识信息,呈现出临床和科研工作者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迎难而上的积极心态。 (部分专家授课风采) 专家们的新颖独特的研究和诊断视角为听众输送大量信息,收获颇丰。会议第二天精彩继续,由众多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参与的临床病例讨论将会议推向高潮。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刘静医师汇报了“双基因表型IDH突变型胶质瘤的诊断及治疗”、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病理科范冲竹医师汇报了“伴有少突胶质细胞增生的微小皮层发育畸形及癫痫”两例极为罕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带给现场参会者极大的震撼。病理专业的笪冀平、薛玲、柯昌庶、黄文亭、孟宏宇、邵牧民、成志强、尹为华、李晓鸣、孙艳花、黄冠教授等,临床及影像和放、化疗专业的蔡林波、汪文胜、林涛、蒋太鹏、王艮波、李恺辉、李美香、周略、林帆等教授纷纷参与到学术讨论环节中,研讨现场座无缺席,学习气氛热烈,很好地诠释了MDT团队在精准医疗中的责任和作用,使大家收获满满。 (部分专家讲课风采、会议合影) 会议最后由蔡林波教授、李智教授、李维平教授等对整个学术讲座进行了精彩总结和点评。神经病理是最难诊断病种分支、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是世界级难治性疾病,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紧跟世界科学前沿,病理专业将与神经外科、影像、放化疗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以及临床科学家们共同携手努力、大有可为!此次2023年神经病理诊断及多学科诊疗实践研讨会圆满结束,让我们期待下一届更加精彩!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宣教科
深圳市医学会2023 年创伤医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创伤专题研讨会及足踝外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圆满结束
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深圳市医学会创伤医学专业的发展,2023年12月17日,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与深圳市医学会联合主办的“深圳市医学会2023年创伤医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创伤专题研讨会及足踝外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技能培训中心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市内外多名足踝外科、创伤骨科、普外科及模拟医学专家到会授课,同时举办的踝关节镜技术实操培训班也是今年深圳唯一举办的踝关节镜实操班,旨在将踝关节镜微创技术推广到全省各地,提高踝关节疾病诊疗水平。 大会合影 上午的踝关节镜技术培训班,由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陶旭教授以及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李文翠教授、刘建全教授、赵喆副主任医师及陈小强主治医师担任导师,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泉州、广州、东莞、珠海、深圳等多个地市。 各位学员在导师手把手的指导下进行真实尸体标本的手术操作训练,从基本的踝关节镜入路建立开始,过渡到踝关节内探查、关节内清理,再到踝外侧韧带损伤的修复及重建,使学员们能够通过循序渐进的操作训练掌握踝关节镜微创技术的操作要点,熟悉操作流程,掌握操作技巧,参加培训的学员都能亲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该培训班今后仍将定期开展,必将有力推动深圳及周边地区踝关节镜微创治疗技术的开展,也促进我院踝关节镜微创治疗技术迈上新台阶。李文翠主任主持操作班开幕式陈小强医生操作演示赵喆副主任医师操作指导刘建全教授操作指导李文翠教授操作指导陶旭教授操作演示操作班学员操作全景操作班全体导师学员合照 下午的学术会议由李文翠教授主持开幕式,广东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张子清教授、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王大平教授先后为会议致辞,对李文翠主任团队在推动足踝外科发展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予以充分肯定,也寄语各位医生要不忘初心,勤学苦练,加强交流,提升自我,以更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广大患者。李文翠教授主持开幕式张子清教授致辞王大平教授致辞 学术交流环节,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李文庆教授、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刘岗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程小宝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周喆刚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黄俊锋教授担任主持。张子清教授、陶旭教授、胡新佳教授、伍天崇教授、李文翠教授、刘建全教授、项明方教授、刘照华教授、邱元洲教授及索质君教授先后进行专题演讲。 演讲内容包括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踝关节镜微创治疗、足踝骨折及韧带损伤的治疗、骨盆骨折的急救管理及手术治疗、多发伤损伤控制性复苏策略应用、模拟教学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各位专家的演讲围绕创伤学的主题,紧跟最新研究进展,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突出重点及难点,内容精彩,讨论热烈,使每位参会者都深感获益匪浅。刘岗教授、李文庆教授主持黄俊锋教授、周喆刚教授、程小宝教授主持张子清教授现场授课陶旭教授现场授课胡新佳教授现场授课李文翠教授现场授课刘照华教授现场授课伍天崇教授现场授课刘建全教授现场授课项明方教授现场授课邱元洲教授现场授课索质君教授现场授课 学术交流环节后,由深圳市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文翠教授主持召开“深圳市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感谢各单位委员对分会工作的大力支持,也计划明年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同时将成立亚专业学组及青年学组,吸纳更多创伤学相关的医生加入,不断扩大分会的学术影响力,共同促进深圳地区创伤学专业的学科发展。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足踝外科手外科 发布: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健康宣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