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骤停、异物卡喉、意外受伤……当突发急症袭来,谁能为生命抢赢黄金时间?2025年8月23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大鹏健康医疗集团协助组织,医院急救培训基地导师团队来到大鹏新区葵涌文体中心,为59名市民朋友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初级救护员认证培训课程。此活动为公益课程,学员来自深圳各区以及惠州和广州等地。学员们通过实操考核后,正式成为持证救护员,为地区基层急救网络再添新力量!
“先生,先生!您怎么了?能听见我说话吗?”葵涌文体中心的培训教室内,此起彼伏的呼救声并非来自急诊室,而是学员们在导师指导下紧张进行心肺复苏(CPR)模拟考核。
这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开展的公益性初级救护员认证课程的现场。从判断意识到胸外按压,从开放气道到人工呼吸,每一步都关乎生死。“很多人以为CPR只是‘用力按’,但其实手臂要垂直、力度要足够、频率要达到每分钟100-120次……这些都是救命的关键。”深圳市二院急诊科导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
导师团队讲解并示范心肺复苏技巧
除了心肺复苏,本次培训还覆盖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止血包扎、紧急翻身等多项实用急救技能。导师团队将晦涩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易懂口诀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并安排每位学员逐项实操、逐一考核。
导师团队讲解并示范婴儿异物卡喉急救技能
导师团队讲解并示范创伤后止血包扎方法
导师团队讲解并示范快速紧急翻身术
“我一直想学急救,但看视频总觉得不踏实。这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手把手教,还让我反复练习,终于有信心了!”刚通过考核的李女士表示,她是一家企业的员工,公司曾发生过同事晕厥无人敢施救的情况,“现在我可以站出来说‘我能救’。”
公众急救技能普及率,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培训负责人表示,“深圳正在打造‘社会急救网’,我们希望更多市民能跨出第一步,成为关键时刻‘敢救、会救’的第一响应人。”
据悉,本次培训持续一天,59名学员全部通过理论与实操考核,将获得由深圳市急救中心颁发的初级救护员证书。每一次意外发生,第一目击者往往不是医生,而是普通路人。学习急救,不是为了成为英雄,而是为了在至暗时刻,不留遗憾。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将定期开展公益急救培训课程,欢迎深圳各社区、企业、学校集体、个人等积极预约报名,共同织密这座城市的安全守护网。
供稿:急诊科、大鹏医疗健康集团( 郭培锋、彭刚刚、李珊珊、吴华雄)
初审:急诊科 ( 邓哲)
复审:健康宣教科
发布:医院办公室